11月4日下午,由济南报业集团主办的寻找“济南工匠”活动颁奖仪式暨工匠精神研讨会在济南时光艺术之城3楼拍卖厅举行。
济南市总工会经审委主任丁希录、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尹波、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伯芝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阳光大姐董事长卓长立、全国劳模、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江秀花、全国劳模、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3路线驾驶员李慧敏、山东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、山东得象电器董事长缪峰、济南三元欧肯服装公司董事长焦其济、山东一品堂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华、中恒商城副总经理王仁清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顾群业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游戏艺术设计系主任张光帅、济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荣斌出席颁奖典礼。
本次活动表彰了2016“济南工匠”和“济南工匠”提名奖各10名。随后,围绕“工匠精神”召开了研讨会,专家、学者谈了自己的理解。
自今年全国“两会”首次将“工匠精神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,以执着、耐心、传承、专注、精细、创新等为特征的“工匠精神”,已上升为推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质造”迈进的关键,在全社会达成共识、受到关注。
阳光大姐董事长卓长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发言,一个人一辈子能做的事很多,“工匠精神”就要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,就像一辈子挖一口井和一辈子挖十口井最终的结果是决然不同的,要坚持、要执着。要把工作和每个产品看做是有生命、有灵性的,投入爱去倾听、去感受、心心相映,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。不同行业、不同工种都需要“工匠精神”,当今服务业更需要弘扬“工匠精神”,只有这样服务业才能长远发展,我们每个人今后才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,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。要深入挖掘“工匠精神”文化内涵,更需要从劳动者、企业、社会各个层面给予重视,从制度、机制、保障、宣传等多个方面建立系统有效的体系,形成全社会共同弘扬“工匠精神”的良好氛围。
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顾群业发言,他表示中国历来不缺乏“工匠精神”,为什么“工匠精神”成为一个高频词汇,这是对行业精神的一个褒奖,也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。工匠精神不仅工业、文化、娱乐产业里有,在新兴行业也存在,如VR,包括影视、摄影等。
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伯芝发言,“什么是工匠精神?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、数十年如一日去做一件事情,就是工匠精神。”王伯芝表示,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一线工人的努力,他作为企业带头人,身边有无数无私奉献的“工匠”,他要向这些“工匠”们去学习,祝愿“工匠精神”评选越搞越好。
济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荣斌发言,她表示“工匠精神”是立足本土的爱国民族精神、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、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、精益求精、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、毫无保留的传承精神、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。有了“工匠精神”,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,没有“工匠精神”,再好的行业,也不会有成绩。
济南市总工会经审委主任丁希录发言,“很荣幸参加咱们报业集团举办的活动。”他表示,从年初市总工会也在谋划“济南工匠”的评选,同报业集团是不谋而合。中国梦,劳动人,只有扎扎实实的劳动才能实现中国梦。他要为报业集团这种关注一线工人的精神点赞。“李克强说‘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’,我认为改善就是创新,人人都能创新,工匠精神中也能体现出来。”
山东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发言,他表示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宣扬济南形象,工匠是爱国的、执着的,很多先进的技术,都由工匠诠释,作为工匠一定要追求卓越,有团队合作精神。